中国黑龙江陶瓷的历史
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于冰天雪地中孕育而生的黑龙江陶瓷独具一格。黑龙江陶瓷的起源可追溯到7000-13000年前,在悠长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新开流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等,都有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其中,以距今900多年的金源文化期的“上京窑”最具代表性。
“上京窑”选用黑龙江省高岭土制作泥坯,融合了肃慎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中的典型文化符号与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元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上京窑”以兴安落叶松为燃料,经过连续78小时的高温烧制,研发形成兼具金色、冰色之地域特色的“上京金瓷”“上京冰瓷”等陶瓷品类。
“上京窑”瓷器采取无釉裸烧工艺,将泥坯在不施釉的状态下直接装入窑内进行烧制,瓷器表面所形成的釉层,均为经过上千度高温、连续几天几夜烧制自然窑变而成,每件作品均独一无二。其窑变形成原理为:松木燃烧后所形成的木灰随着火焰飘落在窑内的土坯上,当窑温达到千度以上时,木灰开始融化,灰中的矿物质成分与瓷坯中的硅、铁等成分在高温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形成釉层;在窑内高温下因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釉色形成了肌理变化多样、色彩层次丰富的效果。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一种变化均仰赖天工,非人为可及。
“上京窑”使用的窑炉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王仁亮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建设的国内最大的寒地倒焰型柴窑。目前每年烧制两窑,半年为一个周期。其中泥坯制作阶段为五个月,烧窑阶段一个月。因器物大小不同,每窑烧制陶瓷的数量在1300至3000件不等。
柴烧瓷器的制作,是一个艰苦而又快乐的过程。无论是在零上30℃的酷暑之中,还是在零下30℃的严寒之中,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劳作,在最终窑门打开的一瞬间,所有的辛苦都凝结为收获的喜悦。
每一窑瓷器的烧制,均需经历装窑、烧窑、开窑等阶段。
装窑是整个烧窑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有“装窑如绣花”的比喻。受不同气温的影响,装窑时间一般为3-10天,春秋用时较短、冬夏用时较长。装窑是将制作好的泥坯粘好支钉后一件件装入窑内,需要根据泥坯在窑内的摆放位置,安排在窑内的走势。
装窑完成后便封窑门,进入烧窑阶段。按照传统习惯,点火前需“拜窑神”。满满的仪式感,表达的是制瓷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仪式结束,开始生火烧窑。从窑火点燃开始,就要经历至少78小时不眠不休、艰苦的“热烈劳作”。劈柴、投柴、观测等持续性劳动,伴随着上千度的高温、40立方米的木柴消耗量,一直持续至停火封窑。烧窑结束后7-8天,窑体自然冷却。
待窑温自然降至外界温度时,最振奋人心的开窑时刻到来了。伴随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复杂心情,开启窑门,迎接大自然的馈赠。当窑门被缓缓开启的一刹那,火与土交融后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这场由金、木、水、火、土合奏的“大地共鸣曲”共同铸造的陶瓷生命正式面世。
据统计,因柴烧工艺的特殊性,目前上京窑每窑作品成品率为 60%一70%、精品率约为30%、极品率约为10%、窑宝典藏级为1%,每件精品以上级别的陶瓷作品均为难得的艺术佳作。
有别于传统瓷器青、白、黑、红、花色系,金色系陶瓷为上京窑独创。自然窑变而成的釉色在黄色与橘红色之间变化,极品近于黄金的色彩与光泽,数量稀少,是一方土木的绝美融合。上京金瓷的“金”,一方面指的是金色瓷器色泽,另一方面寓意黑龙江金源文化的一脉相承。
除了金瓷,上京冰瓷也极具地域特色,其自然窑变而成的釉色晶莹通透、开片精美。冰瓷的“冰”同样有着双重寓意,既指自然窑变形成的冰色釉,也象征着黑龙江独特的冰雪文化。
经检测,上京窑瓷器在盛装酒、水时会有钙、锌、钾、钠、铁五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析出,可改善水质,品茶、饮酒味道更加醇厚。2019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编撰的大型茶器具工具书《中华茶器具通鉴》的《古今名家名器卷》中介绍了笔者简历和我们制作的上京金瓷,这也是黑龙江省内唯一入编的陶瓷艺术品类。
未来,上京窑将会继续依托“金源文化”“冰雪文化”等黑龙江特色文化,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造型设计新颖、独具特色的陶瓷种类,将黑龙江的特色陶瓷文化发扬光大,不断传承下去。
图片来源:istock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