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世界艺术的影响难以估量;而人们对亚洲绘画的兴趣由来已久,这与亚欧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接触有关。
俄罗斯联邦政府下属的金融大学经济理论副教授尤里·施韦茨告诉TV BRICS,这种兴趣的最早例子之一是中国和日本艺术对17和18世纪欧洲艺术家的影响,如伦勃朗、华托和夏尔丹等等艺术家。
专家指出:“他们研究并收集了通过贸易公司运往欧洲的亚洲版画、瓷器、丝绸和漆器。这种影响体现在异国情调的图案、视角、颜色和构图的使用上。”
古代中国绘画与欧洲绘画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史博士安娜·萨亚皮纳说,在欧洲,色彩和阴影的可能性被广泛使用,而在中国,画家们通过线条的游戏创造出惊人的画作。
她说:“中国绘画与欧洲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希望传达‘画面的精神’—或者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借助形式来表达情绪’。”
这位专家补充说,六朝时期最杰出的画家之一是顾恺之(344-406)。他画的世俗画呈现在长长的横卷上,分为几个片段。在这位艺术家最著名的画作中,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这幅画是要移动观看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从头走到尾,慢慢思考画卷上所描绘的主题。
顾恺之也被认为是 "中国绘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 "以形写意 "的原则,其含义是,一幅好的画是能抓住 "灵魂 "的。
"当时中国绘画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阶段是隋朝、唐朝、五代和宋朝时期。这时,主要的绘画流派正在形成。著名的艺术家包括展子虔(隋朝)、李思训、吴道子、阎立本和范泉。"安娜· 萨亚皮纳说。
“19世纪,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东方主义的发展,人们对亚洲艺术的兴趣日益浓厚。 德拉克洛瓦、高更、梵高和马蒂斯等欧洲艺术家在亚洲各地旅行,或通过博物馆和展览接触亚洲艺术。他们欣赏亚洲艺术的简洁、表达、灵性和美感,这与欧洲艺术的学术经典不同。 他们还借鉴了亚洲风格的元素来进行自己的形式、颜色和光线实验。”尤里·施韦茨说。
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艺术家中,齐白石(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虾》)和艺术家徐悲鸿应该被单独列出。他按照顾恺之的原则创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他画的《奔马》中的马看起来比真实的马更逼真。
在二十世纪,对亚洲艺术的兴趣变得更加相互和对话。亚洲艺术家开始探索欧洲的潮流,如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以及创造他们自己的原创风格和趋势。
“他们中的一些人移居欧洲或美国,在那里他们获得了对西方艺术的认可和影响。 其中包括曾梵志(中国)、阿尼斯·卡普尔(印度)等艺术家。”
尤里·施韦茨特别指出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
— 刘野从事绘画、装置和影像艺术。 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心理学、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兴趣。 它们通常包含来自中国神话、佛教和道教的符号和图像。
— 刘小东从事概念艺术类型的创作,并使用沙、冰、火或玻璃等不寻常的材料创作他的作品。他的创作是复杂的构图,玩弄空间、时间和光线。
安娜·萨亚皮娜还提到了中国超写实主义的两位杰出代表——冷军和安静。
在 21 世纪,随着全球化、移民和多元文化主义,人们对亚洲艺术的兴趣持续增长。 亚洲艺术家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知名度和重要性越来越高。 他们参加国际展览、双年展和三年展,吸引了收藏家、策展人和评论家的注意。
图片来源:istockphoto.com